目前分類:爐香乍爇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徐秀棠、李正華親筆簽名證書,1987年作

 

南宋香室

 

壺藝瑰寶p.305

李正華,人稱觀音李、中國紫砂觀音第一製作高手、徐秀棠的大弟子據說除了會捏觀音外還真的出過家當過和尚(不知真的假的),話說去年底隔壁鄰居從10樓給他一躍而下(忘了帶降落傘)結果在家人要求下就把這尊明觀音請了回來,仔細近觀此尊觀音法相莊嚴,面容安詳果然有安家鎮宅之效,除此之外跟Y拍最大不同之處這可是一尊有證書的原件(壺藝瑰寶)而且是從宜興紫砂陳列館請回來的~~~~~~~~~可謂是佛度有緣人,自從觀音駐點後果然神威顯赫、六畜興旺,除了闔家平安外最近還一直收了不少好東西~~~阿彌佗佛

 

CP值★★★★★★★★★★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極上~~當時物

 

原供箱、原供布

 

明治期毛雕四君子純銀鎚目手製香爐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南風為畫~~~~~極上!當時物

 

江戶期純銀(部份象牙)手製香道具,原供箱。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造型奇特,鬼斧神工饒富趣味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前友人問起末學何為謂"爐、瓶、盒三事"?顧名思義應當也就是與香爐、箸瓶與香盒有關的三件事,各位格友若有參加拍賣會的經驗,就一定看過文房清玩拍賣專場,若出現這三件文物,往往都是以套件的方式送拍,末學曾看過有以白玉、陶、瓷、木、漆器、貴金屬或料(玻璃)等為材質三件一組搭配,雖然簡單但若純粹就功能性來論卻又如此之相偁而無懈可擊;另在大陸地區則另有"爐瓶三事"之說,據末學考證應是老北京胡同內大戶人家或骨董商家通用之說法,且自宋代及明清以降宮廷中王公大臣、官宦人家於家中闢香室在桌上置香几所放之香具正也就是"爐瓶三事"或是"焚香三事",焚香時,中間放置香爐,香爐兩邊各置箸瓶、香盒。

 

香爐為焚香之器,所焚之香,並不是今天這樣的成束的線香,而是香面(())或香餅、香丸。故焚燒時必須要用香箸與香鏟,箸瓶就是用來盛放箸鏟的,香盒即是用作貯藏香粉或香丸的。如果是焚燒臥香,則不需要箸瓶、香盒這兩種器物了。但是好香多不製成臥香(因需混合黏),故箸瓶、香盒必定成為焚香所不可缺少的兩件器物。

 

上揭這種玩法隨著文人、官、賈之間口耳相傳及民間對香文化之追崇,自然而然就盛行起來,畢竟以一套完整香席用具來說除香爐之外尚需準備繁複之香道具及香碳、火碟、火屋、香渣碟、銀葉、銀葉盒、筆、墨、紙、硯及香簿、香箋等等....更別提那繁複的埋碳、隔火、薰、煎等出香程續了。

 

末學日前曾撰文提及"",是一種生活態度亦是一種代表社會富裕文化表徵,進而衍生文人講風雅、重形式,而官宦商賈則爭相論排場、說品味,從古至今當人們衣食無缺之後便開始汲汲追尋生命中其他的需求,而沉香,這種有深度及豐富文化表情且又能令人感到無比愉悅及放鬆的香味,自然而然的悄悄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這種空靈、安靜、穿透的特質一步步走進文人的書齋,宗教的道場早已形成沛然莫之能禦之勢。

 

                        南宋主人恭撰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末學察覺最近常有一些喝茶的朋友突然對茶席間用香發了瘋似的著迷,已經到了見香就收也不管賣他的人懂不懂香,於是乎只要是裝在紅木管裏的就是水沉、紅土、棋楠,更有甚者竟連茶行也開始賣香,姑且不論開茶行的懂不懂香,據末學親身經歷很多茶行根本就不懂茶,香鋪根本就不懂香,甚至是把茶、香當米、油及鹽一般秤斤論兩的叫賣,只要香氣有那麼一點類似就叫大禹嶺、就叫福壽山,會沉水的就叫棋楠,現在茶行、香舖竟然連本業也不顧賣起香、茶來了,末學原本不想躺這個渾水,但是聞了友人在茶行買的"棋楠"臥香後覺得台灣的商人真的"玩很大",這種如焚琴煮鶴之行為真是令人倒胃,言歸正傳再寫下去負面情緒都來了,接下來談談茶席間的用香與香席間的用茶唄。

 

        首先來談談茶席間的用香,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末學查遍了所有典籍如(茶經、香乘、天香傳、香學會典,陳氏香譜)等都看不到任何在茶席間用香的"史料",也問了日本友人在日式茶道進行中是否有用香之儀式或傳統?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囉,在日本香道是香道、茶道是茶道兩者之間可是分的清清楚楚(因香味會相互干擾同時也是表示對茶品及香品的尊重),若真要扯在一起,在四藝之中倒是"插花"及"掛畫"可以在香席或茶席中看見,在明朝 周嘉冑所撰"香乘"中亦無提到香與茶之間有什麼特殊的牽連,依末學及北部同好品香之經驗,中式的香席活動應是由設席、坐課及註香三個階段所構成的,分述如后:

 

一、設席:如尋常人家舉行聚會般,於選定日期及找好香友后,發送"香帖(邀請函)"。

 

二、課香:待香友陸續到達後免不了一番寒暄、奉茶、享用茶點等等,完畢後由主人(亦稱爐主)轉移香席場地或就近原地更換茶具為香道具,待一切完備後即可進入品香、坐課習靜階段。

 

三、註香:品香完畢後,眾香友將此次品香之心得、我見一一發表,最後留註於主人之香簿或香箋上,如此方算是一場完美之香事,賓主盡歡。

 

        綜上所述,各位看倌應該明瞭無論古、今、中、外正統的香席、茶席應該都是分開進行的唄,換個角度來看,若您想要先品香,完畢後再品茗亦無不可,但是最近為何會有人高論茶席"間"用香呢?依末學個人不成熟的看法可能原因大致有以下數點:

 

一、不暸解→誤解→曲解。

 

二、生意人炒作。

 

三、附庸風雅、牽強附會。

 

四、炫富。

 

五、追求感官(嘴要喝、鼻要聞、眼要觀最後加上手好忙)簡稱"牛仔好忙"

 

        若聽聞有人說什麼棋楠配號級、紅土配印級、芽莊配80青、惠安配70青、西馬配班章、汶萊配冰島、大樹茶、山頭茶、高山茶、烏龍茶.........云云,那此人絕對是..........有錢人或.............炒客,他一定不是"文人",敢如此蹧蹋大自然賜與人類的珍寶(一次2樣)相信絕非"文人(仕子)"所樂見的,這也難怪早在春秋時期的管子(穀梁傳)就明確的訂下仕→農→工→商這千古不變的金科玉律了,人有了錢後要多讀書多回饋社會、鄉里,不要一味追求奢華、享樂而忘記了老祖宗留給我們文化的精隨及那一絲絲僅存的優雅,撰文至此末學無意也不敢借古諷今,只希望在這西學昌盛的今天,人們不要忘了我們曾是文化的先驅者,是天朝,是上國,不要一輩子都在抄襲、追趕別人而忘了根本是什麼?末學強調,喝茶、品香都只是一種生活態度,誰先、誰後、誰好、誰壞及素材是否高檔其實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用心",嘴到、鼻到、眼到、手到了之後心卻沒到,相信最後一定是"空虛"先到,若人生窮的只剩下錢那又有何意義呢!

 

 

 

                                                                                                                  南宋主人恭撰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青銅謎案--宣德爐

 

20060905 09:20 來源:CCTV.com

 

    由於傳世的宣德爐極為罕見。而顯赫的盛名又使市場對宣德爐的需求非常巨大,因此,早在宣德末年,對宣德爐的仿製工作已經開始了。此後,各朝歷代都紛紛仿製。到了500年後的今天,無論到哪個舊貨市場或古玩店,均可見到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銅爐,然而,如果想從這裡找到真正的宣德爐簡直像大海撈針。但是,宣德3年鑄造的那3000件銅爐,除非是在地下安睡,否則也不會憑空消失。很多藏友都相信,也許在某一天,就會在古董攤上遇到真正的宣德爐,那麼,該如何判斷宣德爐的真偽呢?

 

  蔡運章: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研究員(宣德爐)銅爐的用料,有特殊的成分,製造工藝,也非常講究,非常精緻,儘管從明代末年,特別是清代工業以來,歷代都在一直在這個仿製宣德爐,但是都很難達到當時的水準。

 

  商周時期青銅器大都是採用泥范的一次鑄造法,這種鑄造法所用的范模只能使用一次,所以青銅器沒有完全相同的。到了明代以後,失蠟法已開廣泛應用,這是一種相對較簡單的方法。分為幾個步驟先用膠泥來塑出基本造型用石膏對半把泥形包好把石膏形打開,取出最初的泥形,然後用融化的蠟,倒入石膏模型內,冷卻後再倒出蠟在蠟件上雕刻細節用硅膠來深入,做成硅膠形,再用石膏來固定涮蠟件,方便複製  將涮出的蠟件,組合成需要的形狀再用石膏包裹蠟件上炕烘焙,使蠟流出將融化的銅水倒入石膏模子中,冷卻後,敲碎石膏,就可取出銅器使用失蠟法來製作銅爐,成本相對低廉,只要蠟模不壞,就可以反覆翻制下去。可是,現在製作方法上的進步,與記載裏宣德爐的製作工藝,已開始大相徑庭。在原料和色澤上,宣德爐採用了貴重金屬,只需輕輕擦拭,就會呈現出自然絢爛的色彩。而後來製作不可能使用太昂貴的金銀,甚至在表面拋光的工藝上,使用的也是現代工藝  熊雄:據說宣德皇帝曾經詢問鑄工說,銅煉幾次才能精純?鑄工回答說用六火煉銅,就會現出珠寶的光彩。於是宣德皇帝命令煉十二火,把最精純的銅選取出來製成宣德爐。這樣不惜成本的冶煉,使得宣德爐,應當更多一層精工細做的莊重。董小宛的丈夫,明末學者冒襄在《宣德爐哥注》寫到,宣爐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膚柔膩可掐。從意象的文字來猜測實物,總是讓人很難下準確判斷。這也是帶款銅爐格外吸引藏家的原因。 石 先生購得的這個銅爐,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作品、能否與宣德爐劃上等號呢?我們將繼續與您勘探宣德爐真偽之謎

 

  目前藏界公認宣德爐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原料除銅之外,還應有金、銀等貴重材料加入,所以爐質特別細膩、精緻;二是有五色為標準色,分別是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最好;三是一般爐料要經四煉,而宣德爐經十二煉之繁,因此爐質會非常柔和純凈,四是底款由皇家監製,應該法度森嚴,字體規整。

 

  蔡運章:用失蠟法仿製青銅銘文,多數採用腐蝕的辦法,拿,把這個蠟溶化到青銅器底部、內部之後,然後把字把它開出來,用化學藥品,比如硝酸,涂上進行腐蝕。腐蝕出來的這個字體,這個銘文,字口不清晰,深度都不夠。

 

石先生結合專家的指點,反覆觀察自己購得的那個銅爐,終於在底款上發現了與史料不符的破綻。原來,這個銅爐六字底款大明宣德年制書法上稍顯纖弱,而且六字中的字,和明代書法中字的通用寫法相比,竟然多了一小橫。

 

這憑空多出的一小橫,把撿大漏的希望給掃空了,可是,讓 石 先生暗自慶倖的是,通過一番求證,他也對宣德爐的了解深入了許多。假如有一天,能夠在古玩攤上見到真正的宣德爐,一定不會再錯過了。

 

  熊雄:從宣德三年到現在,500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傳說中典雅古樸、珠光寶氣的宣德爐,可是,始終沒有一個爐,能夠被確定,它就是宣德三年開爐製造的3000個宣德爐中的一個。現在,宣德爐的概念,早已不僅是指宣德三年鑄造的爐,而是所有帶宣德款銅爐的統稱。一般來說,在風格設計上帶有明代中葉特徵,而包漿和銅質特佳者,就能作為宣德爐的候選。但是,這些宣德爐絕大部分都不是宣德年間的,這些帶款的銅爐,與其說目的是為了高倣,還不如說是對歷史上,制爐藝術黃金時代的尊敬和緬懷。

 

真品難覓宣德爐

 

(個人收藏品)

 

此件宣德爐底款為「琴書侶」宣德爐開啟了中國用黃銅鑄爐的先河,其選料之精可以說是中國歷代所有銅製品的極端。黃銅是一種會產生黃金般澄亮光輝的銅鋅合金。毫無疑問,正是這一特點才使宣德皇帝龍心大悅。除了銅以外,鑄造宣德爐的原材料還有金、銀等33種礦物,

 

西元1428年的一天,明宣宗朱瞻基在看過臣僚呈遞的所有圖樣和樣品後下了一道諭旨,宣佈使用暹羅國晉獻的風磨銅開爐鑄造宗廟祭祀所用鼎彝和內府日常爐具。這些樣品所用的銅料都經過6次甚至12次提煉,而造型則一律根據《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內府密藏的夏、商、周三代青銅器和宋元名窯產品。當時正是宣德三年,海內升平,四方朝貢,這使宣德皇帝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親自督促這件事以補內藏之缺。但這種銅香爐只鑄造過一次,一共有3000多座。由於那些銅爐數量稀少,異常精美,因此在當時就十分珍貴,以至後世紛紛仿製,使宣德爐這個名稱竟被廣泛引用,成為所有銅香爐的通稱。

 

宣德爐開啟了中國用黃銅鑄爐的先河,其選料之精可以說是中國歷代所有銅製品的極端。黃銅是一種會產生黃金般澄亮光輝的銅鋅合金。毫無疑問,正是這一特點才使宣德皇帝龍心大悅。除了銅以外,鑄造宣德爐的原材料還有金、銀等33種礦物,這使它經過多重冶煉之後看起來與眾不同。專家們說,普通的銅在經過四煉以後就會呈現珠光寶色,而即使是最劣的宣德爐所用之銅也經過六煉。這說明真正的宣德爐顏色卓爾不群。明代文士冒襄在所寫的《宣德爐哥注》中說:宣爐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膚柔膩可掐。熱火久,爛燦善變,久不著火,即納之污泥中,拭去如故。

 

宣德爐有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和佛經紙等多種色澤,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一,而爐體分為爐身、爐耳、爐足三部分。據流傳至今的零星記載,當年宣德朝的臣工們共據古代名器為宣德爐繪製了117種圖譜,主要包括鼎、彝、爐等,而且各器的細微之處多種多樣,如耳就有朝天耳、環耳等50余種,邊有20多種,口有十幾種,足有40多種。並不是所有的宣德爐都有爐耳,但有爐耳的都位於爐身兩側,而爐身大部分沒有紋飾,盡現美麗古樸的銅色和莊重的造型。只有少量的宣德爐在爐身敲上一些小塊金箔。根據爐身造型的不同,宣德爐有圈足、三足、四足之分,並且爐壁厚重,上手有種沉甸甸的感覺。

 

在宣德爐上,失蠟法鑄造工藝被運用得淋漓盡致,所鑄器物既無範痕又無墊片的痕跡,同時耳、足處還沒有範土。不過,由於真正的宣德爐能夠得以流傳至今的如鳳毛麟角,因此現在能見到的基本都是後來仿製的。

 

仿製宣德爐自宣德爐鑄成之日起就無時沒有,其中的精品足以與真器媲美,即使專家也無法辨別。至今,儘管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有許多宣德爐,卻沒有一件能被公認為真正的宣德爐。20年前,南京市棲霞區龍潭鎮附近出土過一件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單框楷書款香爐,器型源自夏、商、周三代的簋式青銅器,有壓手的質感且爐體上的鏽色猶如老繭般厚實。但即便如此,專家也只能鑒定其為明代不可多得的一代名器。

 

宣德爐最早的仿製者為吳邦佐。據說,吳邦佐是宣德時參與鑄爐的要員。在宣德爐停燒後,他就召集、雇用原來的工匠自行鑄冶,所做器物款字為琴書侶或直書其名。吳邦佐的宣德爐仿製品非常精良,後來歷代的所有仿製者都不能與其相比。在他之後,著名的仿製者還有學道、施念峰、甘文堂、蘇州蔡家、徐守索、周文甫、湯子洋和清代的巴格之等。在當代收藏家眼裏,這些仿製者的私鑄爐由於使世人能夠得見深宮的宣德爐之貌而居功甚偉。

 

真正的宣德爐的款只有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4種,各種字體都有,但以楷書為多,筆法自然流暢,莊重而威嚴。最早,有些真宣確實沒有款,但流傳至今,早已被各代添刻完畢,現在已絕對沒有無款之物。在所有的古玩中,宣德爐的辨別是最容易的。真宣由於長時間隨主人案磨布擦、細細珍藏,器物表面一般都有厚厚的包漿。另外,還有一些曾隨主人周遊陰界,經長時間的土壤酸堿侵蝕,器物表面有嚴重的腐蝕層。宣德爐的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以大小而言,直徑812釐米的爐最常見,15釐米左右的數量稍少,但價值要高。大於20釐米的爐很罕見。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的質量越重價值越高。

 

再議宣德爐的真偽

 

(盧聖)
2007/05/31 14:58

 

宣德爐由於其仿古代名器造型制作和器物中摻入名貴金屬而聞名,所以是歷代工藝匠熱衷仿制的對象。世上的真爐和仿品隨著年代的推移,後人已經難以判別,並經朝代更迭,戰亂和外國殖民者的入侵,散失和銷毀了大量的器物,留存於世的已經不多,越發顯得珍貴。

 

  有傳說:現在已沒了真品,留下的質量好的多是明中期到清中期三百年之間制作的仿品。反正筆者是沒見過真的,沒比較;甚至有人都懷疑被蔣介石帶到台灣去的幾件國寶都是假的,現藏於大英帝國博物館的幾件藏品也是假的,這筆者就不敢苟同了。現在世面上假的多了,真的也變成假的了,這就印證了「假似真來,真亦假」這句話。難到蔣介石什麼家當都扔了,就捨不得這幾斤銅嗎?難到英國殖民者看到中國人用銅香爐拜佛,也叫英國銅匠做幾個出來拜拜聖母瑪麗亞?

 

  現在的世道,說假話不上稅,說真話要負責任。專家對古董的判別只要說假的,大多數人都贊同,因為他們沒有,這是妒忌;只要說真的,就要召來非議,有損專家形象,或者被人疑為「翹邊」。質量差的,說成是假的,質量好的,說成是仿的,反正你也沒見過真的,如果見過,也不會拿來鑒別,這就是玩古玩的竅門。

 

  今天筆者要以一種比較科學的說法來改變人們對宣德爐真偽判斷的觀點:即科學的密度檢測法,並輔助兩點配合判別。

 

  

 

一﹑密度檢測法

 

  宣德爐是用銅鑄成,銅這種物質的密度為8.9,溶點1184℃ 。宣德爐是否為純銅鑄成,回答肯定是不,那麼純度是多少呢?沒人測定,高於95%還是低於95%,或者更低,它肯定還含有金屬錫﹑鋅﹑鉛﹑鐵等元素,那麼它的密度一定不到8.9

 

  我們的先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知道用金屬錫溶入銅溶液中,生成青銅做器皿,用金屬鋅溶入銅溶液中,生成黃銅。金屬錫的密度為5.75,溶點為232℃ ,金屬鋅的密度為7.14,溶點為419℃ 。而青銅合金的密度因摻合的比例不同而不同,溶點大約在攝氏700800℃ 之間,黃銅的溶點也在1000℃ 左右。

 

  據史記載,宣德爐所用之銅是從暹邏國而來,共31650斤,添加了黃金640斤,白銀2880斤,一批制作了3000件器物。在這批器物的制作過程中,對銅的鈍度要求是比較高的,經6煉或12煉才得以鑄制,也就是說先把原料加熱到250℃ ,把溶點低的金屬錫溶液瀝掉(史書記載用鐵篩網,鐵的溶點為1535℃ ),把原料再加熱到450℃ ,把金屬鋅溶液瀝掉,以此類推,把溶點低於銅溶點的其它金屬溶液全部瀝掉,再加熱到1200℃ 左右時濾掉(把不要的液體清除稱瀝,把不要的固體清除稱濾)比銅溶點高的金屬。而得到比較純的銅。但這種解釋要有個前提,從暹邏國進口的是銅礦粉而不是銅材,經12煉之後只得4成就能說明原料的優劣(我國從贊比亞進口的選精銅礦和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選精鐵礦的出銅和出鐵率都在65%以上),何況明朝前期的冶煉術,還只能冶煉銅合金,不能還原銅合金,就是現代溶爐冶煉技術,要把某些元素從溶液中分離出來也還是很困難的。

 

  但是筆者在此要說明的不是明朝前期的冶煉術,而是31680斤風磨銅經12煉後只得4成,也就是12672斤。我們現在假設這組數字的銅都是100%的純銅,密度都為8.9(事實是不可能的,49的黃金還含有萬分之一的銅元素),那麼計算出的銅﹑銀﹑金合金的密度分別為9.109.36。筆者據此提出一個新的論點,凡測得宣德爐密度在8.99.36之間的和底下銘款注有宣德年制的爐,都是真品,考慮到以上三種單質的原有純度,筆者可大膽推論,凡密度接近8.9的爐,如密度在8.85以上的,都可視為真品。

 

  有人會提出,後人仿制也摻入重密度的金屬,也能以假亂真。這有沒有可能呢?會,但可能性很小,以兩點說明:1高密度的金屬只有鉛廉價,但鉛銅合金的銅材表面氧化後會發黑,一看便知,蒙不了人;2除了皇帝老兒肯一擲千金的把金銀混入銅中鑄器之外,別人是捨不得的。仿造還是作假,都是為名利而來,為名:那些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皇孫貴族如果要仿,也是少量的,真的添加了金銀,那器物就不亞於宣德年的制品,從明中期到末期的仿品制作工藝來看,遠遠超過宣德年間。為利:作假者在制品中決不會添加金銀,否側不是虧了嗎?

 

  因第一批3000件含金銀器物得到宣德帝的肯定(平均每件器物重4斤),同年被令加鑄(史料記載)15000件。此批器物大多數是大型的,都是實用型的,不含有金銀,但添加了從日本進口的13600斤鋅,6400斤鉛,800斤紅銅(比較純的銅),640斤錫,溶煉成黃銅澆鑄。這兩批18000件就是有名的宣德銅器真品。到現在是不是都遺失了呢?筆者認為還大量存在,特別是大型器物,因仿的人少,存世的真品就多,象爐這種小件,因從成本上﹑工藝上容易仿,相比較真品就少。

 

  如果您有宣德爐,不仿用排水法求其體積,除以重量得到密度的方法判別一下。

 

 

 

 二﹑色質判定法

 

  人們都知道,按照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金屬鐵是易氧化物,銅是難氧化物,金是不氧化物。鐵在空氣中能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鐵或四氧化三鐵,形成鐵銹,鐵銹疏松透氣,導至鐵繼續氧化,而銅和鋁一樣,它表面氧化後會形成致密的保護層,阻止空氣和銅繼續接觸,金不和空氣氧化,甚至不被強酸氧化。銅和元素周期表前面的金屬生成的合金,易氧化,和後面的金屬生成的合金不易氧化。

 

  宣德小件銅爐的材料,經6煉到12煉之後,基本接近純銅,所以顏色為紫紅色的,雖添加了金銀材料,因數量較少,並已充分溶解在銅溶液中,形成合金,對制成品的色質改變不大。這就是為什麼在明中期或後期官仿或文人鑄爐中不把金溶入銅料中的原因,而把金材料用灑金﹑鎏金﹑錯金﹑割金等工藝裝飾在爐表面,達到美觀的效果。

 

  宣德銅爐表面經長時間的氧化,會形成栗紅色的氧化層,這就是判別真假宣德爐的基本色調。由於每爐銅原料在冶煉過程中,因冶煉技術水平局限和手工操作,其它金屬成份數量的剝離不盡相同,使銅溶液的合金成份不同,會造成宣德爐材料顏色有差異,也導致這些銅合金表面的氧化層顏色的差異。但萬變不離其中,筆者認為:真宣的表面顏色與栗紅色相差無幾。

 

  因此,要從表面顏色上判別真假宣德爐已經很清楚了。如銅爐表面氧化層顏色顯黑色或黑色帶綠,那是銅材料中含鉛太高,不屬純銅;如銅爐表面生成綠銹,那是含錫太高,已接近青銅合金;如銅爐表面一擦就黃爛爛的,氧化層不致密,那是含鋅太高,是黃銅合金。從表面質地上看,如被氧化的粗糙﹑不平,或者能見到砂眼等,那是黃銅合金鑄造或是粗銅鑄造。從重量上看,爐直徑12厘米 的,重量大約在1千克 以上,爐直徑15厘米 的,重量大約在1.7千克 以上,爐直徑18厘米 的,重量大約在3千克 以上,在考慮爐壁厚度相同情況下,近似半圓球環的體積。

 

  明中期左右,也是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前期,歐洲工業已相當發達,技術已相當領先。隨著鄭和下西洋的航海業發達,從阿拉伯世界帶回了先進的冶銅術,如在硫化銅鐵礦中,用硫酸先把鐵置換出來,再用熔爐冶煉純銅;在硫酸銅礦中,先讓其生成硫酸銅溶液,再用鐵置換銅。包括制模翻砂技術的提高,明中期後的銅制品質量越來越好。

 

  在文人制爐的歷史中,造出了很多銅爐精品,如用灑金花工藝,在爐的外面或內外面錯落有至的鑲嵌碎金花,達到裝飾效果;用錯金和割金技術,在爐的外面繪有雲龍文飾﹑連枝文飾或人物山水圖案,使之不但成為一件精美的鑄器工藝品,還是一件藝術繪畫,這是真宣德爐沒有的。

 

  特別要提到的是明末清初,有一位叫石叟的僧人,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冶煉專家,而且還是一位著名的雕塑藝術大師,一位畫家,他所鑄的銅爐有他的特點,他不仿宣德爐的式樣,自成一體,他制的銅佛像栩栩如生。在他制作的銅爐上,都用銀割絲繪有精美的圖畫,連枝文飾等,他用銀割絲把佛像上的衣裙裝扮的生動活潑。英國收藏家這樣評價到:石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藝術家。目前在英國博物館內還收藏著石叟制的銅爐和銅佛像。現在石叟制的銅爐和銅佛像傳世極少,價格不菲。由於石叟制的銅器異常精美,後人也有仿制,但由於技術原因很容易識別,石叟在銅器上的銀割絲細而勻稱,且石叟制的銅器中含有金屬鎳,表面的氧化層顏色呈佛經紙色。

 

  因此,從質量和制作工藝上說,宣德三年制的銅器質量遠不及明中期後制作的仿品,真宣德爐只在器物造型和材料中含有金銀而聞名,難怪專家在真偽之間難下定論。

 

 

 

 三﹑銘文識別與判斷

 

  自明朝以來,好的手工藝品都留有銘文或字號,這是手工藝人對自己作品的自信。宣德銅爐和瓷器一樣,也留有印記。如何來識別和判斷呢?這要從當時的習慣﹑規定等情況考慮,也可以用現代人運用的常理進行推測。

 

  我們現在的產品,如是內銷的,有生產地址和廠名,如是出口的,有中國制造和相應的英語標識,不可能同時出現國名﹑地名﹑廠名等繁索的標識,這是常識,我想明朝也一樣。宣德爐查明的款識一共有四種,即一字﹑二字﹑四字﹑六字款,圖形有方形和圓形。宣德帝制爐時沒考慮到出口,他的制器官坊也就不必要把國號和年號同時打印在爐上,因此筆者認為:四字年號款是真宣德爐的識別款,一字和二字款是民坊制品,六字款是清朝的仿品。因為自清朝後,大多數手工藝品才出現國號﹑年號一起上的款識,此外,清朝的制品中還出現年號與人名號一起上的假貨,如「大清乾隆年制」石叟款,石叟可是明代人,又來了一出」關公戰秦瓊」。

 

  另外還有一個鑒別誤區,就是有的專家把宣爐底下注明朝代年號﹑皇帝年號﹑和人名的器物斷為仿制,筆者認為不妥,宣德三年制的爐是真品,婦孺皆知。要仿就仿真品,仿個假品算什麼?再說,從歷代到當今,制假販假不是死罪,仿真品才利厚人皆共知,就是死罪,那更要仿真品。舉個例子:強盜知道搶劫是死罪,他會去搶平頭百姓嗎?財主和錢莊相比較,肯定去搶錢莊。例子雖不恰當,但筆者認為是一種常理。

 

  用宣德爐的監造官吳邦佐名字做銘文的爐也很多,筆者認為:那些爐基本上和宣德爐同年代出品,肯定是非官方制爐。銅在我朝計劃經濟時代,是國家控購原材料,明朝也一樣,宣德年國泰民安,鑄炮用不了多少銅,一些有門路的民間作坊弄到銅,苦於沒有朝庭批准不能買賣銅制品,只得掛靠臣官吳邦佐,適時宣德爐在民間廣受歡迎,作坊得利,吳邦佐也得到孝敬,何樂而不為。就象現在掌管大型基建項目的權力人物,讓工程隊多掛靠幾支,項目再拆細點,大家有飯吃,紅包多收點一樣道理。所以把有這些銘文的爐斷為清仿,很難認同。

 

  目前在古玩市場上已經看到,仿宣德器型的香爐,從尺寸大小,重量是一模一樣,它是用純銅鑄的,也就是電解銅,密度達8.915厘米 直徑的,2千克 重,並且翻砂工藝極精,內外模具在一個中心上,鑄的爐四壁和底一樣厚,內光外滑,並且經過電鍍或酸洗,氧化層極其漂亮,但沒有注款。如注個大明宣德年制,你能識別嗎?把真宣和這個制品放在一起,不懂古玩的肯定說:裡面澆的這麼粗糙的那個,肯定是假貨。如果這個制品再傳個幾代,又有什麼人能判斷呢?我想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色譜儀﹑光譜儀也只能分析相隔幾萬年以上的元素,對只有相隔幾百年的銅元素是分析不出來的。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亂箱(托盤)內陳設

 

二、配置說明圖

 

 

1.亂箱(香道具托盤)

 

2.香箋

 

3.銀葉托盤(備用)

 

4.銀葉托盤(試香用)

 

5.香插桶(香筋建)

 

6.銀葉盒/重香盒

 

7.香包(囊)

 

8.香爐(2本)

 

三、香席陳設

 

 

 

 

 

四、香道具

 

1.銀葉(雲母片)

 

 

2.香碳

 

 

3.香爐(內含專業無味香灰)

 

 

4.香包(囊)

 

 

5.銀葉盒/重香盒(金銀蒔繪)

 

 

6.火箸、灰押、羽帚、銀葉夾、香匙、香筷、探針(鶯)

 

 

五、香割道具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永遇樂: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宋 蘇軾

 

 















l遇見南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